“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道路再曲折,也终将能够走到我们心中的目的地”。
活了三十多年,终于明白做事的方法或者说方向有多重要。我们痛苦的根源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不好,从而影响了接下来的每一件事。
就像本书提到的那样,时间根本不可能管理。要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劝告过别人,不要太有功利心,特别是在学习上,要深信积累的力量。
书到提到一些观点会让我做事更加有力量感。只要做事,肯定会出错。出错之后,一定会有人来嘲笑你。但是嘲笑你的人,一般都不怎么样。只有认真做事的人,才能明白做好会有多么的不容易。这些人更多的可能是会鼓励你。
作者提到自己很早拿了驾照,却从来没有开过车,因为打车更方便。我到现在还没有考驾照,一是工作的确比较忙,抽不出时间;其次的确没有买车的需求;最后如果决定要买车,再专心把开车的技术学好,会更加的实用。
追寻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
今天是我三十四岁的生日,赶巧今天有时间写这本书的总结。
关于意义,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句话来自尼采:“人生本来没有意义,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才是有意义的。”
作者弗兰克尔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还能从容面对,显然跟他早年间就思考人生的意义有比较大的关联。
作者坚信,每件事情都有其存在或者发生的意义,也是他提出意义疗法的核心。正是由于对所发生的每件事情,特别是苦难,若是去深入思考其积极意义,才能更快的从这种痛苦中走出来。
最后我想说,思考生命的意义就充满了意义,这种思考会让我们远离低级趣味,远离那些嘈杂的声音,在凡尘俗世中可以平静的过一生。
我生命中的光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书笔记
媳妇建议我的总结可以更加丰富一些,所以从这本书开始,我决定给每个总结加个标题。
在没有遇到媳妇之前,我的世界是灰暗的,仿佛如深海,没有光照。
在最美的年华我们相遇,她把最美的青春给了我。
在不到 20 岁的年纪我尝试去爱一个人,这带给我生命的第一次转机。
但人却是很难变化的,我还是太固执了。30 岁之前,媳妇要用爱、耐心和陪伴来感化我。
19 年国庆前,媳妇给我推荐了樊登的沟通课。接下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听了樊登读书 APP 近百本书籍,我迷茫的人生又有光照进来了。
这两次的光芒都是媳妇带给我的,时常在想,到底是上辈子做了多大的好事,才能遇到她。
关于亲子关系,没有接触之前,我根本无法跟孩子友好相处。在听了亲子系列书籍的半年之内,我跟灿灿的相处的相当融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当未将书籍的精髓内化之前,它的力量会维持一段时间,但会慢慢失去作用,所以我开始阅读电子书,详细而完整的读一遍。
我知道,要跟孩子和谐相处,一本书肯定不够,我还是会抽出时间读更多的相关书籍,特别是我还有两个孩子要培养。
这是一本相当薄的书,但却是开启亲子关系最好的钥匙。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读书笔记
总结
管理人员如何应对十倍速变化,并且带领公司走过死亡之谷。
”如果你是一名中层管理,别做一名懦夫。“我被震惊到了,我跟更高一层的人员并未谈过我的看法,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挣扎之后,选择了离职。作为一名中层,看到上层已经远离了员工,脏事接二连三,我没有勇气去谈自己的看法。
读书笔记
你知道有变化,却不知道什么在变。
战略转折点虽然常由技术事件所引起,却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工业范围。
无论谁,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合作者或竞争者,他们与在我们楼下工作的同事并无二致。技术的变化迟早会触及和改变你的企业中的根本部分。
《家庭教育指南》读书笔记
总结
- 很快就能读完的一本工具书籍,从中学到不少方法和孩子互动的小任务,每一页的金句给我提供了好多写作的资源。
- 我需要把家庭会议执行起来。
-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听书+精读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读书笔记
- “体验相当于笃行;看书、求师、访友相当于博学;思考相当于审问、慎思、明辩。我们的治学次序是‘行是知之始’及自动的原则排列,可以说是把传统的道理颠倒过来。” —— 陶行知,人民教育家
- 只有父母的改变,才能带来孩子的改变,只是你的改变比较艰难,孩子的改变则出人意料。
-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德国哲学家
- 教育是迷恋孩子成长的学问。
《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读书笔记
- 总结
- 这是一本越早看越有收益的一本书。
- 我看完这本书的三分之一的时候,我鼓起勇气提出了辞职。因为人生太长,我要去认识更多的人,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 我要像芒格学习,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做正确的事情,不迎合他人。
- 前言
- 即使你的特立独行让你在人群中不受欢迎……那就随他们去吧。
- 巴菲特说股票本质上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股票的价格就是由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公司的价值所决定的。
开始使用 GitHub Pages
买个服务器单纯用来部署个博客挺浪费的,既然 GitHub 提供了,那就安心使用吧。
后续直接使用 GitHub Pages,不再考虑单独使用服务器,浪费时间和精力。
《别想太多啦》读书笔记
- 不苛求自己,也别要求别人,活出自己喜欢的人生。
- 读书笔记
- 当你问“把这个东西放在哪里”,对方回复说“只要放在合适的位置就可以”。千万不要解读为“放在哪里都没关系”,而是要明白对方是希望你“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在适当的地方”
- 人生漫漫,它是教会我们如何“适度”的老师。
- 因为比起别人的评价,我更在意自己对所做的事情是否满意。
- 被夸奖的猪能上树,被夸奖的和尚会跳舞。
- 无意识帮助就是帮助时无意识,帮助后想不想来。如果想太多,那就不是帮助。
- 自己的方式使用时非常顺利,一旦强加给做事方式不同的人,就容易产生摩擦。
- 我们学习未知的领域,查阅、储备新知识。这些丰富的知识,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 只要保持好奇心与挑战精神,储备知识、朋友、梦想,永远保持第一次的心情,展现在眼前的人生就会像绿色的草原一样广阔而新鲜。
《自学是门手艺》读书笔记
没有自学能力的人,没有未来。
从各国的历史上来看,自学技巧这个话题从未涉及到政治,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结果就是,在自学能力这个小领域中,留下并流传下来的信息,几乎从未被审查,从未被摧毁,从未被侵犯,从未被扭曲 ———— 真的是个特别罕见的“纯净的领域” ———— 这真的是整个人类不可想像之意外好运。
时间从来都是匀速的。最大的幻觉在于,总是以为“时间不够了” ———— 这个幻觉最坑人。
无论学什么,都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更难的是保持耐心。
过早引用:对当前知识点的理解,依赖于对以后才能开始学习的某个甚至多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第一章:大脑
人们眼中的大脑虽然精密无比,堪称完美,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也无法完全解开它的秘密。然后事实证明它并不完美,甚至问题重重,这些问题也正是让我们感到无能和痛苦的根源。
我们当前遇到的几乎所有的成长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上,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指它们显然更加贴切。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极度痛苦,就是因为他们总是用意志力去对抗本能和情绪,最后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却收效甚微。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不像武侠小说,现实生活中无论读书、考试,还是工作、赚钱,要想表现出色都必须经受长时间的磨练。
表层学习也是最能直接看到效果的,比如今天读了一本书、学习了五小时,背了 100 个单词……结果都立即可见,而底层的改变则不那么容易发生,所以急于求成的天性也会促使我们选择前者。
如果你足够幸运,辛勤劳作之后产生的满足感也可能取代娱乐带来的直接快感–既然有高层次的享受可选,你对低层次的享受自然就不那么依赖了。
耐心就是这样,不能急于求成,允许自己缓慢地改变,甚至经常失败。无论结果如何,和自己对话都会产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