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第一章:大脑
人们眼中的大脑虽然精密无比,堪称完美,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也无法完全解开它的秘密。然后事实证明它并不完美,甚至问题重重,这些问题也正是让我们感到无能和痛苦的根源。
我们当前遇到的几乎所有的成长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上,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指它们显然更加贴切。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极度痛苦,就是因为他们总是用意志力去对抗本能和情绪,最后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却收效甚微。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不像武侠小说,现实生活中无论读书、考试,还是工作、赚钱,要想表现出色都必须经受长时间的磨练。
表层学习也是最能直接看到效果的,比如今天读了一本书、学习了五小时,背了 100 个单词……结果都立即可见,而底层的改变则不那么容易发生,所以急于求成的天性也会促使我们选择前者。
如果你足够幸运,辛勤劳作之后产生的满足感也可能取代娱乐带来的直接快感–既然有高层次的享受可选,你对低层次的享受自然就不那么依赖了。
耐心就是这样,不能急于求成,允许自己缓慢地改变,甚至经常失败。无论结果如何,和自己对话都会产生效果。
第二章:潜意识
模糊,正是人生困扰之源。而人生也像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谁的模糊越严重,谁就越混沌;谁的模糊越轻微,谁就越清醒。
人类天生不喜欢学习和思考,因为这类事极其耗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命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于是,基因自我设计的第一原则是节能,凡耗能高的事情都会被视为对生存的威胁。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海灵格曾这样描述人们对烦恼的态度: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美团创始人王兴说过: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要想不受痛苦的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消除模糊需要主动反本能,所以这必须是一条更难走的路。
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理智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出内心的正在需求,唯有感性的觉知和洞察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正在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第三章:元认知
早上醒来,如果能有几秒的时间用来思考,我们就可能在起床和看手机之间做出更好的选择;看到微信有未读消息提示时,如果能先停留几秒,我们就可能决定先去做重要的事,而是点击那个小红点……总之,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我们要想办法锻炼自己的元认知,就像锻炼我们的肌肉一样,只要经常锻炼,它们就会越来越强,能被轻易激活。
高尔基曾经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第四章:专注力
背景关联记忆的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大脑能耗,弥补大脑神经元处理速度的不足。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
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应该提高难度;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焦虑时,说明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如此反复交替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
第五章:学习力
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以前一直以为多花时间才能学好,才能达到效果,其实那是因为急于求成,想要快速见效,这样反而不容易坚持。
因为学习同样的内容,成绩好的同学可能刚好在拉伸区,但自己可能在困难区。此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沉住气,主动降低学习难度。
一位学霸的经验: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家庭作业,另外有问题只找主观原因。
有约束的环境下我们反而效率更高,生活更充实。
理想的状态是持续获取与自己当前能力匹配的财富和自由。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应该尽早抛弃轻松学习的幻想,锤炼深度学习的能力,逆流而上,成为稀缺人才,否则人生之路必会越走越窄。
读完书能去实践书中的道理,哪怕有那么一两点内容让生活发生的改变,也是很了不起的。
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让你觉得舒服和容易的事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而一开始你认为难受和困难的事才能让能真正产生收获,所以我们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法逐步改进: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反思生活。
《好好学习》中的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知道信息点;关联信息点;行动和改变。
孤立的知识就像沙粒,只有关联才能其聚沙成塔,形成稳固的知识晶体,最终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不关联的神经元经过反复刺激产生了强关联。如果没有关联这个过程,就算有再多脑细胞,你也不会变得更聪明。
只在真正和自己有关的内容才对自己有用,在这个注意力非常匮乏的时代,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书或是书中的所有内容都读完。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但凡收获一个感悟、了解一个观点或是学到一个知识,只要触动了自己,就要想办法让它效率最大化,而效率最大化的办法就是主动关联到别处,并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所以你不妨也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时常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而错误的判断又会导致不良的后果时,你要是能因为有知识而敢于拿一个主意,这才算是真有知识。
认知也是一种能力,同样遵循这个原理: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得最紧密,因此也更容易让我们产生触动,进而与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
我们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只需要掌握那些最能触动自己、离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识。
一个触动点若是能转化成一个认知晶体,我们的生命质量和密度将远远超过那些不反思的人。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知识、一个道理、一件事情说清楚,让外行人也能听懂,那么这些知识、道理、事情十有八九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经常输出的人往往成长得很快,因为他们总是不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连接。
个体生命的本质意义就在于身心合一,去觉知真实的生命过程,这其中有禅意、有哲学,也有科学。
“大美不自知”,我想破除任务心态的方法正是如此–集中心力做好眼前的事就好。
《微习惯》一书的作者斯蒂芬·盖斯为了养成好习惯,要求自己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每天只读一页书、每天只写 50 个字,这种无负担的习惯养成法最终促使他拥有了良好的身材,养成了阅读习惯,还写出自己的书。他称这种方法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真正比你强的人往往没空打击你,所以不必担心会被人嘲笑。
《学习之道》:主动的回想测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比坐在那儿被动地重读材料要好得多。
精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意志力的代名词。精力充沛时,人们面对困难会无所畏惧,面对诱惑也有更强的抵抗力,但当精力不足时,我们不仅难以面对困难,甚至对诱惑的抵抗力也会变弱,毕竟克服困难和抵制诱惑需要消耗意志力。
不管能工作几分钟,只要开始了,就尽力保持专注,把无关的事情都放在一边。
第六章:行动力
真正的行动力并不完全来源于自制力。明白了这一点后,我开始用新的机制重构行动力,慢慢地蜕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
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爱因斯坦说:如果给我 1 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 55 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 5 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认知是有层次的,处在下一层的认知层次往往看不到上一个认知层次的风景。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确实没有什么用,因为人们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想要打破这个悖论,只有让自己行动起来,将认知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才能做出不同的判断。
道理知道得越多,行动力反而越弱,因为似乎总有更好的道理等我们去发现。
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知而不行”的人,千万不要自责,因为“避难趋易”是人类的天性,这种选择取向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所以凡是能简单得到的,人就不会选难的;有短的反馈回路,人自然不会选择长的–这就是大脑做选择时的默认逻辑。在缺少觉知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察觉这一点。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第七章:情绪力
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
“恋爱中的男女智商为零”:本质上就是稀缺心态导致判断力下降。
《见识》: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善于利用时间的高手,问我如何才能同时做更多的事情。事实上,我做事的诀窍恰恰和大家想的相反,就是少做事,甚至不做事。我时常站在一生的高度去审视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然后打破思维定式,拒绝所有那些即使不去做开也不会塌下来的事情。
大喜大悲的时候,我们的心智带宽往往窄,判断也很弱。
心智带宽虽足,若不运行有效的人生程序,自然也白费。
美国总统罗斯福家中失窃,在好友的安慰信中回复: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以最方便和最习惯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如果不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很容易以偏概全地对待这个世界,然后产生各种偏误。
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好不好,也取决于他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视角单一的人容易固执、急躁和钻牛角尖,而视角多元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智慧、平和和包容。
强者总是向下兼容的。
有了元认知,我们更容易在自我观察上保持觉知,进而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出“高情商”的特质。
吴军:我对任何人、一般都先假设他是正直、善良和诚信的人。
不要让事情本身束缚了你的情绪和注意力。
当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时”,在心中默念“咒语”: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们也会坚持输出和成长,收获的反馈和奖励都只是意外和惊喜,不是必然和期待。
胡适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第八章:早冥读写跑
一旦认知上想通透了,行动时就不需要用大把大把的意志力来支撑了。
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
开始冥想,时常练习,就能渐渐走出情绪困境,成为一个凡事心气平和、稳若泰山的人。
把心中的困惑写出来,只要写出来,那些紧张、担忧、畏惧、害怕等情绪都会在清晰的观察下无处遁形。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文字可以。
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
查理·芒格: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思维能随时与顶级的思想交锋,对一个主题进行深度全面的理解,并与自己的实际充分关联。
通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坚持高密度思考的人会与习惯低密度思考人产生巨大的差距,这正是我们现在要仰望智者的原因。
阅读是个技术活,需要让兴趣、难度、需求三者尽可能匹配。
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
阅读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平等、希望的机会,如果你希望自己变得不同,那就请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实践。
先用合适的故事引起对方“感性小人”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把想要表达的道理通过“感性小人”转达给“理性小人”。
以一种事物谁知另一种事物,恰恰是学习的本质!因为人类只能通过已知事物来解释未知事物,我们很难凭空去理解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东西。而类比,正是连接未知事物和已知事物的桥梁。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就是在调动自己的千军万马。
好的写作肯定要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之物重新解释。
“只读不写”的学习是不完整的,是低效的。而写作时如果不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则是无用的。
写作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在磨炼这技能的路上不断调整、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满意。
英国科学定弗郞西斯·高尔顿发明了统计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相关性。他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那这个人其他方面往往也不错,比如自律能力、经济水平,包括身体条件都更好,也就是说,好的事物往往是正相关的。
时常运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犹如一汪清泉,而久坐不动的人,体内生态系统则更像是一潭死水。
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更更“聪明”。
运动,正是人生幸福正相关因素的出发点。
运动之后,脑子需要充分接受考验或挑战,才能让自己不断变“聪明”。
好的运动方式一定同时包含有氧运行和复杂运动。
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结语
记录时间对我最大的意义,就是让自己能够觉知时间的存在,让自己过得更加踏实。
反思就是对当天最触动自己的事情或感悟进行复盘。
无论何时,都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意见分开对待,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事情中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好的反思是感知生活中最触动自己的点,难受的、欣喜的、念念不忘的……这些点正是处在自己成长的舒适区边缘的感悟,人在舒适区边缘学习,成长是最快的。
元认知能力是人类的终极能力,一旦开启,自我觉醒就会启动。
当头脑中有什么想法或念头冒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记下来,哪怕是记一两个关键词也行,回头再整理打磨,把这个认知放大,就相当于节省了一段生命。
越是好的反思,着眼点往往越细微,毕竟大而泛的事情大家都能感知到,而细微的变化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这体现了反思者的水平。
少数人会正视痛苦,反思错误,而大多数人选择逃避,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痛苦哪里是什么坏事,那简直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信号与提示。
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改变,而不是形式的完美。
对自己坦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才会让自己重生。
觉知。当一个人能觉知到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时候,就必然会主动做出新的选择。
有了觉知,我们就能慢慢过上一流的生活,即使它来得不会那么已然。
李笑来:读书大概就是这样,大段大段的文字读过,最后有那么一两句话打动了你、改变了你,阅读的意义就实现了。
我的总结
因为同事说,你是不是读过《认知觉醒》,我发现你的好多观点跟这本书非常一致,于是我开始读这本书。
这本书我认为关键词应该是“改变”,读书的意义就在于读了一本书,我的观点或者行为发生了改变,或者我之前的某个观点更加坚定了。
《微习惯》被多次提及,我终于在樊登读书听了这本书,讲的相当棒,我给自己制定了三个微习惯:每天反思一分钟、每天冥想一分钟和每天做一个俯卧撑。
本书提及到的吴军以及李笑来我最近在各种平台反复看到这两个人,我已经买了他们的书籍,开始看他们的著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