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一门理解世界的语言
高中时期我的英语水平还过得去,甚至高考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几乎再也没有心思学习英语,四级考试参加了五次,最后一次 421,离及格差 4 分。查分数的时候,我已经找到了工作,所以也没再想去尝试考一次。
工作之后,英语的重要性还是慢慢体现会来,许多文档如果不看英语,就得搜索中文内容,但是中文博客内容大多数人都没有打算为内容负责,质量比较差。
印象比较深刻是在 2014 年年底的时候,有想法好好补一下英语,但是当时根本也没有心思学习。回头想想,在深圳的那几年,有大把的周末空闲时光,但是从来没有静下心思学习,时间几乎都浪费掉了。
时间一年一年过去,我总在不断的尝试,但是从未有过实质性的变化,甚至为了提升英语水平,我订阅过两年 Medium 会员。但也没有花费多少功夫去看。
2022 年,在极客时间上学习了专栏《互联网人的英语私教课》,我意识到自己的单词积累太薄弱了。开始在欧路词典上背单词,坚持到了今天,总花学习了 802 天,共学习 19535 分钟,大约为 325 小时。
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去年我上班通勤路上看英文版的 《Code Compelete 2》,到家看中文版,大概花了两个多月。
在读了李笑来的《做时间的朋友》,我才意识到为什么我会坚持下来背单词。因为每天的单词量只有 10 个,没有制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做时间的朋友,日积月累,很容易就坚持了下来。如今,我每天都会熟练打开词典背单词。英语带给我的收获比我想像中的还要大。
由于政治的原因,我们看到的都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所以,尽可能多学习一门语言。
对我而言,最简单的肯定是英语,不需要翻译去阅读英语书籍,带给我相当多的便利,也节省了不少时间。未来还需要每天坚持学习英语,坚持阅读,让自己不断的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
笔记
在大脑中先尝试运行代码,或者把事情想清楚再去做的这种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知识的获取是不可逆的,在你知道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你的生活因它而变,再也无法复原。
1 和 99 之间的差别再大,也不如 0 和 1 之间的差别大。
一个想法必须足够简单才可能被植入;越是简单的想法,在植入之后越是根深蒂固;因为拥有这个想法的人无法分辨这个想法是自己的还是被植入的……
观念的力量有时如此至大,乃至于某个观念上的一点点改变,就可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No field of study can advance significantly unless outsiders bring thei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that field of study. “除非有外来者带来其它领域的知识与经验,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大幅度进步。”
只有在关键期内,大脑才是“可塑的”(Plastic),这时大脑所接受到的外部刺激甚至会改变大脑的结构;而关键期过后,大脑都不再是可塑的了。很快,“关键期”这个概念延伸到了各个科学领域。
现在科学家们相信,大脑的可塑性极强,并且从始至终一直存在这种可塑性。一切来自外部的刺激(尤其是系统的训练)都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影响,而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语言能力更强是因为大脑容量更大,潜力更广。
当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那件事情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此事最终真的会发生。
自证预言的动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儿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却竟然可以无中生有。
只有不断地“用”,才能真正地“学”,因为所有技能的习得,都要靠试错(Trail and Error)。
要知道知识的习得过程离不开试错,没有试错,就不可能有全面而真实的进步。
为了让孩子自然而然的学,父母就应该跟孩子一想学——我的意思是“真学”,而不是做做样子。
不用依赖翻译,是一种莫大的解脱。当我的英文阅读熟练到一定程度之时,你会自然地庆幸,那是一种千金不换的庆幸。
输入是基础,很多人无法输出的根本原因在于输入太少。
注意:specific 和 facade 的发音。
英语写作时注意点:在记录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之时,要尽量避免任何修辞。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修辞是几乎无法翻译的。
“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最后一课》
“我发现我说不出没准备过的话。”——钟道隆
大多数人不懂得如何正确思考,乃至于所表达的东西漏洞百出却又不自知。
几乎所有真正有效的学习手段都是简单、廉价、往往并不直接但却真正有效的。复核,就是这样有效的手段。
在英语国家,同样也只有 1% 不到的人能够讲一口标准且悦耳的某种腔调。
作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人,完全不必因为自己的发音不标准、不好听、不清楚感到自卑,那其实是正常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
本质上来看,一个人知识越渊博,对他来说习得新概念和新词汇就越容易。
仅仅靠语音能解决什么问题呢?语音学习和语言学习是两回事,退一万步讲,仅仅语言本身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它最终只不过是记录、传递、交流思想的载体和媒介而已。
神经可塑性研究的鼻祖,Paul Bach-y-Rita 教授认为,“平台期”只是一种表象,在此期间大脑并未停止发展,神经细胞之间新建的连接在不停地被巩固;如果中断练习,那么大脑就会遵循“不用即废”的原则丢弃那些无用的连接。
一个人只要多少有点基础就可以分辨出别人的外语发音好不好,无论自己的发音怎么样。
真正文明的人,是不会嘲弄别人的。
Kuhl 教授的研究结果启发我们,其实英语幼教是可以不花钱的:父母不会说英语没关系,只要在孩子活动的环境里不停地播放各种英语语音(童谣、小说、电视剧等等),并长期持续。只要这么做,小孩子根本就不需要上什么培训班,到小学入学的时候,孩子的“双语语音过滤器”早就应该固化了。
是否听得懂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要让自己负责听觉的那部分大脑长期持续接受足够多的英语语音刺激。
每当因觉得自己豪无进步而觉得气馁的时候,不妨想想这张图片,提醒自己“感觉并不靠谱”,而后再回想一下刚刚 Paul Bach-y-Rita 教授对“平台期”的解释。
人们在学习外部发音的时候,大多都不自觉地把短期目标设得太高,最终导致必然遭遇不可想象的挫折感,只因为给自己设了个根本达不到的目标。
听外语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因为人家说得太快所以我才听不懂”,而是“因为我听不懂所以才觉得人家说得太快”。
元音该长的就要长,而双元音要尽量饱满。
熟练了自然就连起来了,不熟练的时候非要边起来就格外地生硬。
为了避免因相当然而自以为是带来的尴尬,最好每学一个单词都要查词典。
因为错误都是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一旦错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可怕程序无法想象。
首先,不要急于求成;其次,要通过大量反复运用去掌握音标;再次,运用大量的朗读训练使自己不知不觉地跨过语音养成的最初障碍。
一个音节必须有、且只有一个元音。
长元音会被读的很清楚,并且是足够长,甚至显得更长一些;双元音会被读的很饱满,并且显得很有弹性;落在重音上的短元音都会显得更长一些;重音所在的音节可能带着不同的声调(平调、升调、降调)……重音所在的音节可能带着不同的单高(往往是“高”、“中”、“低”中的“高”)……
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力,因为他们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元音/ʌ/和/æ/”,尝试练习一下以下单词的发音:
- abduct
- above
- brunt
- brush
- budget
- bump
- bunk
- bus
- but
- chuck
- club
- come
- cover
- crush
- cut
- deluxe
- discuss
- dump
- exult
- glutton
- hull
- hunt
- hush
- hut
- love
- lunch
- mumble
- nothing
- ruffle
- rummage
- rush
- slumber
- slush
- some
- son
- struggle
- stubborn
- stucco
- study
- stump
- supper
- trouble
- under
- until
- up
- upper
- us
- usher
- wonder
另外一组单词: - absolute
- add
- admiral
- after
- alcove
- ambulance
- ample
- annual
- answer
- ant
- anthem
- apple
- ask
- baggage
- bank
- bashful
- basket
- bass
- bat
- bath
- castle
- cat
- command
- dance
- disaster
- fabric
- frank
- glass
- grass
- halfway
- hand
- handsome
- lad
- lamp
- laugh
- mad
- man
- mass
- master
- math
- passage
- pass
- path
- ram
- rank
- sad
- sandwich
- shatter
- snack
- tank
- track
- trap
- wax
双元音中,/aɪ/、/eɪ/、/ɛɚ/、/ɪə/、/ɔɪ/在发音的时候,是没有嘴唇运动的,所有的动作只有小舌滑动。
发音注意事项: - 每个元音长短都要恰当
- 语流中的强读弱读词汇要分清
- 在合适的位置要停顿
- 声调模式恰当
- 位于意群之首的重音音节带有相对更高的音调
良好的流通需要
- 思考能力 —— 你最好有能力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 组织能力 —— 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效果可能全然不同;
- 观察能力 —— 基本的情商应该有吧?要看什么人说什么话,或者起码需要调整说话的方式;
- 文字理解能力 —— 不仅要听得清还要听得懂人家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言外之意。
如果学了却没有学好,那么损失也是巨大的。因为学习过程消耗的不仅仅是金钱、精力,更重要的是那无情流逝、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时间总体上来看是排它性资源,用来做一件事就很难同时做好另外一件事。
朗读是语文教育的最古老、最普及、古本最低,效果最好的训练方式。
信息通过眼睛输入,经过大脑识别、理解、处理之后又运用口腔的种种器官形成正确性声音,而后又通过耳朵反馈回大脑;而与此同时,大脑在一刻不停闲进行各种处理过程;句子成分都有哪些、哪几个字词构成什么样的成分、这些成分各自是什么意思、成分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些成分组合起来又构成怎样的含义,等等。
儿时的文字训练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思考能力,进而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
只看到表象,从未深入实质,是一切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源。阅读理解速度的瓶颈在与理解速度,而绝非输入速度。
对于任何人都一样:阅读内容难度与阅读理解速度成反比,即,正在阅读的内容难度越高,阅读者的理解速度越低。
信息之间无法建立足够的联系,那么就很难被理解。所以,记忆力的提高促进理解力的加强,同时,理解力的发展也会促进记忆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