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阅读的重要性 - 《阅读与写作 50 讲》笔记


学习阅读的重要性

正如吴军老师说的:因为我们高考之后几乎不会参加语文水平考试,所以很多人都有错觉,觉得自己的“语文”水平不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仔细去审视一下,我们很难在工作中写一封合格的邮件、无法准确表达,甚至连简单的评论也写不好。

因为今年减少了在视频平台花费的时间,看的书稍微多了一些。但我发觉我的阅读水平需要提升。例如今天晚上听李蕾讲经典,解读《白鹿原》的时候,明明这本书在十年前读过,可几乎没有多少印象了。在读小说《古都》的时候,关于太吉郞的一些描写我搞不清楚作者的意图。

去年看了三分之一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最大的收获的是:不用完整的看完一书。显然阅读不是天生就会,甚至我们在学校习得的好多习惯是错误的。

在读《人人都能用英语》时,李老师说:写作的时候,没有想清楚,连写出来的必要都没有。其实不仅是写作,说话或者沟通的时候,最好是先想清楚,尽可能避免张口就来。

吴军老师的专栏用了超过一半的篇幅来解读如何阅读经典。恰好去年年底,我用了近一个月的通勤及打扫家务的时间,听了近百本李蕾解读的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及经历,让我的心变得更加柔软,这些著作彼此互补了。

阅读完专栏之后,我读完了川端康成的小说《古都》,仔细感受了一下日本作家的那种“物哀”。读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跟我正在读的吴军老师的《脉络》,以及罗胖得到的节目《文明》彼此补充,恶补一下我这个历史文盲。

未来,我还会花更多的时间阅读,但依然要注意阅读的技巧,还要不停学习如何阅读。

读书笔记

阅读与写作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和享受生活。
即便你只想成为自己领域内最成功的人,不想做管理,不想跨界,人文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已知条件:“三角形 ABC 是等边三角形”。这句话的隐含信息包括三个角相等,而且都是 60 度,此处三角形的高是边长的根号 3 除以 2 倍,而它的面积,则是边长平方的根号 3 除以 4 倍,等等。
作为读者,要想做好阅读理解,就要站到作者的角度来思考,在脑子里把一个个侧面,一层又一层的意思复原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读懂作者的意思,是阅读。完成形象的重构,是理解
作为作者,如果要想有效传达出他的想法,在内容上需要提供六个要素。在中文里,就是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结果
只要阅读的方法得当,阅读理解并不难训练,只要你平时阅读时有意识、有条理地获取信息,脑子里都有这 7 个词,慢慢会养成习惯,用不了多长时间,读一遍,各种信息都能掌握了。
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阅读理解到了深层次,其实就是从读书,上升到读人。
通过读书中的内容,反推出作者是什么人,他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是阅读能力的进阶
通过一个时代的艺术和音乐了解时代,也能有助于我们自己的阅读和写作。
通常由表达能力好的人去汇报工作的作报告,这样的人也因此更容易被看见,被提拔。如果是大家找到那个会讲的人去汇报,那么全组的工作最有可能得到认可,而且还会争取来很多资源。
平静而有节制的讲话方式很重要,因为只有那么讲出来,大家才会相信你讲的内容
没有被选上的内容,不是你有时间就可以再讲两句,而恰恰是要强迫自己不能讲的
以一个对方愿意接受的方式传递信息,比用自己觉得最精彩的方式去讲,效果要好很多
永远用对方懂得的事情和概念,去解释和形容新的事情,不要用只有自己懂的概念去解释别人不懂的概念,因为自己懂的东西,别人未必懂
书面写作平时积攒足够的词汇量非常重要。
乐毅写了一句千古名句:“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针对不同的读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写文章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相比起来,口语表达的结构比较单一。
进入一个陌生领域,首先要从阅读“正统”文献或者作品开始。
正统的东西不一定正确,事实上过去认为是正统的观点,今天大部分都被证明不准确,被修正了。
建立知识体系这件事的成本其实不是花钱多少,主要是要考虑时间成本和收益比
走正统道路的好处在于,便于和专业人士交流。
通过以上三步——正统文献、权威综述和学术专著阅读,我敢肯定,你在每个领域的阅读品味,就已经比较高了。
考试的答案,不过是问题和下面的选项和文本中内容的对应。只不过绝大多数考试中,考官会在微观细节问题上设置一些陷阱,用大量和原文重复的词,构成一个看似长得像的答案而已。
人阅读的速度有两个瓶颈,我们大脑的接受信息的带宽,以及我们人眼识别图像的速度,所以,我们的阅读不可能无限快。
看过魔术表演的朋友会有这样的体会,你眼睛越是盯着魔术师的手,越看不清他的把戏,这是因为他的手动作太快,你的眼睛和大脑来不及合成图像
提高阅读速度,要做到有意识地阅读,提高对文章结构和有用信息的敏感底。关键还在于脑和眼的配合,而语音是帮助眼和脑同步的辅助工具。稍微把书拿远一点,有助于提高速度。
绝在多数书,不值得仔细读,但是阅读量大是有好处的,除了拓宽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够保证自己的想法客观中立
阅读的品位是土壤,有什么土壤种出什么样的植物
最深层的阅读是树根,根不仅要扎得深,而且根系要发达才能吸收养分长出大树。
深度阅读要做这样两件事:审查一个观点是否有依据,信息来源是否可信。对一些专业的材料,需要做专业的理解,甚至需要专业人士帮助解读,以免自己有错误的理解。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
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读文学,首先是去体会语言的美感。一种成熟的语言,它不仅能承载信息,还有它的美感,翻译只能解决信息问题,但往往带来美感的折损
经典文学,之所以值得反复读,是因为只有通过深读,才能体会到语言的美感、文字的魔力和作者的深意
一个熟练的书面写作者,通常都会经过从“害怕写”到“天天想写”,再从“天天想写”到“不轻易落笔”这样两个过程。
任何一个让我们感觉到“原来如此”,或者“原来不过如此”的见闻,都是很好的写作题材
能记录新鲜有趣的东西,并且突出主题,做好上述这两步,就达到初中的作文水平。
为了让对方和我们一起产生共鸣,写东西的时候还要看对方是谁,还要以对方的认知体系为前提进行交流,做到有的放矢。
如何让外行理解陌生的东西:用熟悉的事物形容不熟悉的事物;用来打比方的事物,相似点要直观;通过比喻产生美感;创造概念,浓缩某方面的认知。
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不仅贴切,而且柳絮飘飘摇摇的画面极美。形容女子有才的成语“咏絮之才”就是这么来的。
比喻远不只是为了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它是我们传递思想,让读者便于理解的一个重要工具
比如川端康成就把千重子的想法通过她看到的景物,以及她对景物的态度表现出来。用王国维的话讲,就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彩”。寓情于景是个写人心理活动的好工具。
比如到了一天将要结束的时,李商隐看到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觉得生命的仕途快要走到终点了,而海明威则说,“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他是一个不屈服的硬汉。
想要寓情于景,可以借助人们的思维定式,也可以用景物折射人物的心理,但无论如何,都要在情和景之间架设桥梁。
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真实的性格并不经常在他的言语里,而是在他隐秘的内心活动中。”
所谓情商高,就是善于理解别人的内心,表达自己的内心。
在历史上,麦克阿瑟说过“老兵不死”,凯撒说过“真正的勇士只死一次,而懦夫在倒下之前已经死了多次”。而海明威塑造了一个永恒的文学形象。
写任何东西,都应该像讲故事、写小说一样
顺叙写法由于会在最后公布结局或者结论,因此要让读者脑子里面的悬念集中在“是什么”上。倒叙是先告诉你结论,让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为什么”上。
顺叙强调结果有悬念,过程是自然的。倒叙强调过程的悬念,但失去了结果的悬念。
好的叙事策略是有张有弛,悬念的设置与平和的叙事要交替出现。
真想表达自己的不满意,用反讽的写法是一个解决办法
大家都是人,专业人士做到的,你平时认真做也能做到,当然这里面方法和积累很重要。
写一篇文章是两个人的事情,不仅要表达好自己,还要理解读者的心理。
阅读对写作的帮助至少要延后一到两年
真正对写作有帮助的是那些经典著作,那些经过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被各种人筛选后留下的经典作品。
吴军老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把写作和风格定型了,即注重结构和逻辑,而不是文采。
一篇文章的口气和用语方式要保持一致性,这样写出的东西才显得专业
任何人,多准备、多练习、口头表达的能力就可以提高。
文字优美固然重要,但是内容和结构更重要。
在小说等文艺作品中,至少要读也三层意思:主人公的想法;作者的想法;我对此内容有什么看法
非虚构类作品,需要读出这样三层意思:作者的想法;书里的事件、书里的人物是否有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能不能在另一个场景下发生第二次?如果可以的话,那么从这个故事中,我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的时候,如果我只是记住了一个爱情故事,那是不够的。阅读后,我们要做到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够翻出书中那些文字内容做写作的参考
记好工作日记,即是为了让自己同样的错误不犯两遍,更是为了不断积累成功经验
读了书,把自己的收获和想法写下来,过了一遍脑子,才能更好地变成自己的东西
人们通常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对事情的了解有所增加,但是由于遗忘的作用,很多记忆会逐渐变得似是而非,这种印象有些比完全不知道更有害,因为它会让人变得自以为是和固执
写作:首先要过滤出哪些值得写,其次要带着目的写,最后日记要真实。
为了达到训练写作的目的,最好努力做到表达清晰、行文流畅、准确用词,不要因为只是自己阅读就错别字满篇,方法乱七八遭。
任何人,只要能坚持每天写一点,刻意练习使用尝到的技巧,时不时回过头来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进步,有个半年到一年时间,写作能力应该都会有提升。
工作邮件,就是工作中的书面正式表达。
写好一封工作邮件,最重要的还不是怎么写,而是什么该写,什么不能写。
邮件的三写四不写,三写:重要的,需要留底的话;必须写而大家又懒得写的备忘;重要的通知和安排。四不写:不想留底的不要写;没有深思熟虑的不要写;负面的不要写;特别是气话;一次讲不清,需要反复讨论才能搞清楚的事件不要写
表达自己、影响别人的技巧:简要清晰地说明邮件目的;一封邮件讲一件事;主观感受对表达要视收件人而定。
作者建议:从侧面了解一下上司看邮件的习惯,在他通常看邮件的时候发给他。
一对一邮件,可以代入主观色彩,使得工作关系不是那么冷冰冰的。一对多的邮件,就少引入主观看法,做到客观公正。
一个人无论是求职也好,晋升也罢,成功率和简历的质量强相关。
一个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人,大家原本没有期望她干出多少大事,更看重的是发展潜力。
写简历的关键,不是把金子埋到沙堆里让人去找,而是要把沙子洗掉,让金子更耀眼
对于求职简历,需要说明自己下一步甚至一生的职业目标。
一份好的简历,要通过自己做过的事情,体现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显示出比同龄人,同职位的人能力更强。
在简历中要强调自己做事情的结果,让对方由结果倒推出水平;要把自己包装成产出效果的人,而不是光有光环的人
缺乏合适的关键词,或者充满了各种关键词,都是写简历的大忌。
好的评论应该针对性强、视角独特、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作为部门经理给员工的评语要做到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要看到对方独特的地方、非凡的结论要有非凡的证据、3:7 分配原则。
如果一定要发表一鸣惊人的主张,千万记住,非常的主张需要非常的证据。如果你的结论轰动效应是 1,证据的强度是 1 就可以了,如果想产生轰动效应是 10 的结论,就必须成比例地找到轰动效应是 10 的证据。
我通常的做法是用 30 % 的篇幅给读者画一个轮廓,然后用 70% 的篇幅写一个侧面。
写评论的时候:任何时候不要轻易写负面评价。特别不能为了让自己显得有见识、了不起,故意去贬低别人。常玩刀剑的人最后会死在刀剑之下。笔有时也是一把刀,用起来要小心。
写正式的工作汇报,或者成果汇报,如果用到一些写论文的技巧,能让自己的报告看起来更专业
虽然论文报告的是一个未解决问题的研究结果,你也别觉得新观点、新发现最重要。其实,这个问题的来源,用文献综述的方式交代清楚更重要,而且要放在论文开头。
论文是写给同行的,也就是学术共同体看的,那些大而空的话就不是有的放矢了。
在历史研究中,王国维先生用了一种他那个年代新的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也就是出土文物和史书的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方法。他这种新方法后来普通为国内历史学界所采用。
非常的结论,一定要有非常的证据支持
综述报告,由于读者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内容上需要做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在使用概念时需要做必要的解释。
不能把某个部门的某项研究工作,和全公司改进内部管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讲,因为它们不对等。
报告写不好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忘记了对等性的原则,不同层次的内容放到一起写,这让听众和读者感觉非常混乱
论文的可信度来自于事实和严密的推理,而综述报告的可信度来自于报告者的信誉。
一个好的综述报告,要让读者在不长的时间里对一个领域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研究报告的针对性需要非常强,结论一定要清晰,不能因为怕说错话而模棱两可
一个研究报告,要做到有专业性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分析要中立、客观;要做好横向和纵向对比;注意证据的充分性和数据规范化;对数据要做解读,甚至做可视化处理
对于任何一个结果,可以有很多种符合逻辑的解释,如果我们认定所给出的结论最合理,那么需要否定掉其他的解释。
研究报告的读者之所以愿意花时间读研究报告,是希望在短时间里了解结论,而不是自己花很多时间再做一些研究。
今天不再是过去的熟人社会,而逐渐成为生人社会,讷于言不再是美德
口头表达这个能力,对于离开学校的人,如果过去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要及早补上。虽然高考不考,但是希望有孩子的家长可以注意,比如吃晚饭的时候,让孩子讲讲自己的作文是怎么写的、聊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语文不是一门学校里的功课,更不是高考之后就可以扔掉的课本,而是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基础技能
人类能够谈上千年的主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内认识自我,另一类是向外认识宇宙。当然两者是互动的,不同的人、不同时代背景对内对外的看法会不一样。
人终有一死,和宇宙相比终究渺小。人生怎么过,就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了
良辰美景,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游子思妇,也是普通的人类情感。更重要的是,虽然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每一个人是渺小的,但人类的历史却是久长的,人类是伟大的。
事实上,诗人李后在写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时,心境显然和张若虚是一样的。
选对超越时效性的话题很重要。
俗话讲:“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为了解释郞特纳克身上的矛盾,很多人主张人性会被阶级性或者说团体的利益扭曲,也就是说,郞特纳克原本是有人性的,但是一旦被阶级、民族利益所左右,人性就会被淹没或者掩盖。
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西方人打交道,就必须理解他们中有一大堆郭文这样的烂好人。你要是不认同他们,就很容易受到围攻。
雨果认为:“在革命的绝对真理之上,存在着人道的绝对真理”。
学会表达爱和享受爱会让人受益终身
实在说不出口的话,自己不能准确概括和心情,不妨直接挪用,或者借鉴那些经典的情诗。
从雪莱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有了爱,可以不在乎钱,不在乎荣誉,甚至不在乎生命。这样一个作家,他的情诗,的确是出于真情实感。
情诗也能触及我们内心柔软的部分,触动我们感受爱、享受爱。
纯粹的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真正的诗人是在用生命作诗,所以他们表达爱的水平比我们高多了
用尼采的话讲:“酒神状态的迷狂,它对人生日常界限的规则的破坏,其间,包含着一种恍惚的成分,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都淹没在其中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希腊戏剧的喜剧和悲剧,就不仅仅是遥远而陌生的文学经典了,它跟你我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人生是短暂的,这本身就是个悲剧。其次,人的力量有有限的,很多事自己做不到。最后,命运是无常的,用今天的话讲,总有黑天鹅事件,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
结合尼采给我的启发,我在大约 20 岁的时候,对人生第一次有了这样的认识——悲剧底色下要保留一抹亮色。
虽然知道路的尽头是无尽的黑夜,但是欢笑地走完这条路和愁眉苦脸地走完则是人可以选择的。
先说现实,十八世纪末期的欧洲,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但同时社会充满了市侩气,鄙俗的物质主义压制着思想,普通老百性面对的是艰苦沉重的劳动,过着没有光华的生活。
罗曼·罗兰讲:“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靠心灵而伟大的人。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就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还有优越的标记。”
罗曼·罗兰随后一辈子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援助他们,我才在他们周围集合一批英雄的友人,一批为了善良而受若的伟大心灵……这样,我们在战斗中不是孤军,世界的黑暗受着神光烛照”。
对于我来讲,读完罗曼·罗兰的作品后,英雄的定义发生了改变,那就是要回归凡人
作家们分为两种,一种是告诉人们问题在哪里,当然他们说的问题有些只是自己的猜测,他们就是批判者;而另外一些作家,则会在头脑中去构造完美的世界,你可以认为他们是建议者。
诺贝尔将委员授予罗曼·罗兰 1915 年文学奖的理由是:“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心灵是引导生活向上的动力,而它动力的来源在于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深层次的思考和高维度的智慧。做到这一点,你就是英雄。
我们需要学习的表达技巧,就是材料的选取和剪裁。当然我说的不是歪曲事实,而是在各种场合,用各个角度的证据,证明我们的想法。
表现可能是假的,当表现解释不了原因时,就需要思考我们是否没看到本质
在薄伽丘之前,伟大的但丁完成了《神曲》,那是讲神的故事、精神的故事,薄伽丘则补上了人间的故事、世俗的故事。这样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人物,他们二人共同完成了文学从中世纪到新世纪的转折。
一部文学经典,可能因为某个机缘,精读过的段落,会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常常影响人的选择。同时,通过泛读形成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也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本意和它所处的时代。
我觉得,莎士比亚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是他作品所讲述的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所探讨的问题是跨越时空的。
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个文豪,也是充满生活智慧的人。
作者从莎士比亚书中总结的一些人生信条:
1. 合理支配金钱
2. 家庭和谐最珍贵,要忠于爱情,区分爱情与情欲。两性关系需要两情相悦,水乳交融,不能勉强
3. 要放松自己,享受生活,体会文学和音乐的魅力,享受美食,不要过度悲伤
4. 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酗酒、赌博、纵欲无度
5. 年轻与老迈全由心灵决定
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讲:“没有人可以写出比《李尔王》更加悲剧的戏剧了。”
作为读者,我们应该清楚,作品是作家对生活本质的独特观察和总结,而非对生活的直接临摹。
莎士比亚在表达自我方面的技巧,共有三个层次:讲能唤起别人共鸣的故事;文学创作的元素要抽离现实生活;再深刻的道理,也要有直白的语言说出来
托尔斯泰说:“作家要唤起一种经验过的情感,这种情感要以别人可能体验到的方式交流”。这一点,莎士比亚做到了。
莎士比亚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从生活中提取和浓缩关于和社会本质的作法。当然,这些思想必须要附在一个故事中讲出来,这样才有人读,否则就是哲学作品了。
写作最高的境界是用平实的语言写出警句
《红楼梦》是中国人的国民必读书,尤其脑子被简单逻辑思维所主导的理工科学生更要读一读。
曾国藩曾说:给孩子留万贯家财,不如把他们教育好
音乐在中国的文化中可不仅仅是娱乐,尤其在周代,它是礼的象征,还意味着和谐。
我们也必须承认,物质是婚姻关系必不可缺的经济基础。
《诗经》在中国诗歌文学中的地位,犹如《几何原本》之于数学,《罗马法》之于法律,《圣经》之于宗教
作为对比,他认为简·爱是坚持独立、平等、自己掌握自己命运女性的代表。
在享受和婚姻中,双方一定要平等,才能走得远。这个平等不仅仅是对待自己和对待对方的态度,更是以双方的自身条件以基础的。
夏洛蒂的生活智慧,还在于她懂得感激和爱情是两回事。
人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孤独,而走入一个婚姻,然后造成一辈子孤独。
夏洛蒂的观念不仅适用于婚姻,也适用于处理任何可能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关系上。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是能够跟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伟大作品。恰好这两位伟大的剧作家都逝世于 1616 年。
理想的爱情本身并不复杂,全世界人的看法都是类似的。
世界上凡事没有阻力就没有动力。阻碍爱情的反对力量很多,可以来自家庭、社会地位的差异,也可以来自情敌,甚至可以来自自身性格的缺陷等等。
奥斯汀爱情婚姻理想:爱情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婚姻要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关系要建立在双方精神平等的基础之上;理想的爱情要有物质基础
奥斯汀觉得女性需要在知识层次和见识上与男性站在相同的水平,这样他们在婚恋中就是对等的。
理性是爱情的基础,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平等是关系的基础,以及,理想的婚恋要有物质基础,这几个原则,在 200 年后的当代人看来,一点也不过时。
奥斯汀的做法则不同,她书中的配角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将每一个配角赋予了一个特殊目的,承载她思想的一个侧面,因此每个配角都不是符号。
在哥特体小说中,通常会有阴森恐怖的城堡或庄园,神秘的走廊,隐秘的门,一个威胁性的秘密,一个古老的诅咒,无数的困扰,有时还有经常昏倒的女主角等等这些暗黑惊悚元素。哥特体小说,一般被看做是今天惊悚小说和恐惧电影的源头。
《呼啸山庄》的恐怖,并不是来自情节,而是来自对不可测的私欲的恐惧。
《弗兰肯斯坦》中,生物学家弗兰肯斯坦造出一个人造怪人,这个人造怪人本心善良,但是因为没有女伴,得不到温暖和友情,后来制造了一系列诡异的命案。
甘地经常引用一句话,讲人类新的七宗罪,就包括没有人文的科学。
在我看来,任何一部作品放在一个较大的时空来考虑,都是现实主义的作品。
在所有的日本作家中,川端康成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解日本文化本质的钥匙。
在我看来,日本是一个生存空间狭小,而且物产贫乏的国度,很多时候只能在螺蛳壳里面做道场,因此倾向于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而在外观形式上又做得非常简洁。
我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更加深切体会到了日本文化里的“物哀”美学。
之所以有物哀,常常是因为生活本身充满了悲剧,而这些悲剧是命运所致,逃不出。
我们读世界各国的文学,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更大程度上去了解跟自己不同的文化,进而理解文化背后的人。
在英文里有个词,Zen,指的是日本禅宗。它和你熟悉的中国禅宗不太一样。中国讲的是禅主要是指静修,自己修心、顿悟。日本的禅则是融入生活的一种文化,体现为剑道、茶道、饮食和文学上的崇尚自然和极简主义
川端康成把这种思想融入到他的作品中,自然美在他的小说中无处不在,它们和主人公和情感相融合,体现出一种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帮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境界。
川端康成值得当下中国人学习,特别是如何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以国际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从文化上理解德国,以及它和中国相似性的有三把钥匙:歌德、黑格尔和瓦格纳。
在那个时代,德国的政治精英们就有点像中国从清末到五四的知识精英,一直在寻找德国的出路。歌德就是其中的一们作家。
浮士德的游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德意志知识分子一生的求索,也是歌德给生活在他所热爱的那片土地上的人民的建议——通过劳动建设一个国家。
我们经常讲两句话:“未经审视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灾难”(这句话甘地经常讲),这两点歌德都借浮士德进行了诠释。
歌德和《浮士德》,可以用“苦难”、“求索”,“自赎”和“建议”四个词来概括。
普希金开创俄语写作之风意义重大,他因此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并且定格了俄罗斯文学的主题、风格和特点。
别林斯基认为,普希金用诗歌再现了俄国妇女的典型现象——外貌并不引入注意,但她理智、有思想、有个性,情感丰富而且忠诚。作为有钱人家的小姐,塔姬雅娜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受到法国启蒙主义的熏陶。
奥涅金这样的人,在俄罗斯上层社会非常普通,后来屠格涅夫给他起一个名字,叫做“多余的人”。
他们一方面批评社会,另一方面又不采取行动。列宁称这些人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很多人觉得,出身于哪个阶层就会为自己所在的阶层说话,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或许如此,但是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俄罗斯上层知识分子们,见识会超出他们所在的阶层,通过自己的笔把这会问题写清楚,并且引起社会的重视,这也是这会精英责任的体现。
在罗曼·罗兰看来,托尔斯泰不仅是文豪,而且是自我救赎的英雄。在我看来,托尔斯泰也是我们理解今天西方的富豪精英,比如比尔·盖茨、布隆伯格以及他们的前辈,比如卡耐基和洛克菲勒等人行为的钥匙。
战争的胜负和政治的结果,其实不完全由拿破仑或者库图佐夫这样的英雄人物决定,而是由很多不随人的意志改变的客观事实决定的。
在托尔斯泰看来,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需要理性和健全的人格。这种看法的托尔斯泰自己从物质贵族过渡为精神贵族的行为是一致的。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托尔斯泰认为人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所有幸福家庭的基础。其次,他强调情感和精神的平衡。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写道:“一种是精神的人,他为自己所寻求的仅仅是对别人也是幸福的那种幸福;另一种是兽性的人,他所寻求的仅仅是他自己的幸福,为此不惜牺牲世界上一切人的幸福
托尔斯泰认为人是要通过自我完善来改变社会。在我看来,这就是他自我救赎的思想根源。
《我无法沉默》是最体现他智慧的一本书,这些杂文对当时西方精英的影响甚至超过他的几本小说。
托尔斯泰的思想后来被人们总结为”托尔斯泰主义“,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理性的利他主义、改良主义和非暴力不合作抗争,最后一点,对甘地以及马丁·路德·金等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任何时代的知识分子,都更多地会是时代的监督者,而不是歌颂者,他们更多地喜欢揭露社会问题,所以你不能把小说跟现实完全划等号
如果一个体制看似全是问题,但是却发展得很好,其背后一定有很多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价值。
很我从未必是靠正当的手段谋得财富,但不管怎样,他们需要做事情才能获得财富,而不是靠继承祖上的遗产不劳而获。
一个国家在平衡阶段会遇到的社会问题——阶层固化、对底层人的歧视、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等等。这就是那一代年轻人迷惘的原因。
迷惘一代的另一位作家海明威给出了答案——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里寻找自己的位置。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洲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海明威超越同时代人的地方在于,他更早地意识到人类必须有一个全球的视角,来关注和处理社会发展所导致的民族、国家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人的见识、活动的范围,以及自己的抱负,决定了最终的命运。
鲁迅先生对中国人国民性的认识是入木三分的。
任何一个民族的国民性,一定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但是对于好的一面,鲁迅先生很少说,我个人的理解,他是觉得他们那一代人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中国,给中国寻找一条出路,因此好的就不用说了。
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一个真正学者的任务就是牺牲他自己
《阿Q正传》中主要描写和批判的内容:这种奴性表现为当了奴隶还不自知,泰然处之,甚至有些欢喜;对同伴的悲剧境遇麻木不仁,只要厄运没有落到自己的头上,就去当吃瓜群众,甚至叫好。
辜鸿铭讲:”如果拿现代中国和日本相比较的话,中国人只是口头饶舌,而懒得去做,日本人是口头上不怎么说,但却认真地付诸行动“。
我在生意场上的一位领路人和我讲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我们无法改变每一地区的国民特性,但是需要非常好地了解他们的长处和弱点,善用他们的长处,同时抓住他们的弱点。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了解中国的国民性,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个很好的路径。
只不过,对于解决问题,陈独秀采用的方法是革命,胡适采用的方法是教育,面鲁迅先生等人则是靠文学
早期的鲁迅先生则是受日本和德国文件的影响,后来则是受到唯物主义的影响。
德国著名汉学家,《鲁迅文集》的德文译者顾彬讲,如果不理解德国和日本的文化,是很难真正理解鲁迅先生的。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唤起民众的目的性很强,甚至很直接。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还谈到自己的想法不被人理解而感到孤独,感到无端的悲哀,但是他却并不愤懑。
鲁迅先生思想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他早期努力的失败,因为有阅读能力的青年人,的确被那一代的知识精英唤醒了。
张爱玲还是那个张爱玲,但社会环境变了,读者的接受程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当 90 年代中国开始城市化和现代化,大都市里的现代生活、人际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怎么处理感情上的问题,大家其实不是很清楚,于是,张爱玲的书就重新成了都市生活教科书。
在我看来,张爱玲小说更大的价值,还不只是描述大都市的生活方式,而是非常细腻地写出了,城市社会环境中,男人和女人会怎么相处,人的婚恋观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张爱玲说,”香港的陷落成全了他们“”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
张爱玲自己在小说的结尾讲”他(指范柳原》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指白流苏)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在,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这是城市人的”患难见真情“。有算计,也有真心。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主人公托马斯认为性和爱是可以分开的,而且他对自己的情人们总是一视同仁。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这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吴军老师的理解:这样一种轮回,让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变得极其重要,会给别人、给世界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生命就成了一种重负,沉沉地压在人身上。但如果没有轮回,生命一旦消失,没有了那些重复的东西,生命又变得毫无意义,轻得同样让人不能承受。个人生命如此,历史也是这样。
现实生活中,追求轻本身就是一个无法承受的负担
存在主义按照它的当代代表人物-保罗·萨特的说法,就是”存在先于本质“。
虽然昆德拉极力反对将他划归到某个主义中,但我觉得,他的作品确实充满了存在主义色彩,他是在用文学的语言写哲学。
他们追求着”轻“,但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很沉重的,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
理解存在主义,感受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和想法,思考曼德拉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有益于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更好地理解欧洲人。
”越来越高“这样的规律只适用于科技发展或者经济的发展,不适合于艺术
明代的文艺批评家胡应麟,在他的《诗薮》中说这首诗:”(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杜甫曾经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倒不是吹牛,而是他对自己诗歌中文字的要求非常。
杜甫写诗的四个原则:在主题的选取上,多以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经历和人物来描写;寄情于景,在叙事的过程中抒情;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少发议论;在格律诗原则不变的条件下,提升表现力。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向杜甫学习更现实,在一定章法甚至定式的范围内,选好主题,情景结合,侧重客观描述,灵活应用规则,练习一段时间就会有进步。
过去词的题材无非是恋情、离别、伤时,首先是苏轼以一己之力,将它变成了表达人生思考的文学体裁,比如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思想深度可以和杜甫或者李白的诗相比。
李清照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想写一篇好文章,需要有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常常又来自于丰富的经历,这也是我们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还需要行万里路的原因。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从李清照早年的诗词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有情趣、热爱生活的人,但是这种生活跟腐朽奢靡不沾边。晚年她虽然失去了一切,却并没有消沉。
南渡的词人不止李清照一们,他们的经历和文风的变化要李清照都有相似之处。在他们的推动下,词从描写绮罗香泽的工具,变成了文人们抒发家国情怀的工具,才站到了和诗平起平坐的地位。
历史上有很多的人形象,以及人们接受的价值观,都来自于戏剧。
很大众价值观明显抵触的作品,很很有大量的读者和观众。
通过对张生形象的改造、大团圆的结局和文学性的提高,《西厢记》有了在士人和老百性中广泛传播的读者基础。这给们作为写者一个提醒,你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努力扩大自己的受众范围。传统戏剧的七分迎合、三分引导值得借鉴,当然迎合和引导的比例,需要自己拿捏。
因为元代没有科举考试,文人们学而优则仕的出路被阻断了,而当时商品经济发达,看杂剧是人们娱乐的主要方式,于是水平高的文人们都开始写戏剧。从此,中国的戏剧就由本来不严整的短小戏曲,变成了言辞精美、结构完整,能够雅俗共赏的长篇剧作了。明代之后,读书人们又有了考功名的出路,戏剧文学反而不及元代繁荣了。
俗文学的价值,恰恰在于,能让你获得一种民间视角,它跟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视角可能会有很大差别。
重读《三言二拍》,我的目的就变了,不是为了欣赏文学,而是了解宋元明时代百姓的生活、他们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比较当时人的想法和今天大众想法的相似和差异之处。
做生意永远不要去扎堆儿和别人去挤去抢,永远要找一些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这个故事我经常给我的下属和同事讲。一些人初出茅庐,做了一两件事情,觉得天下没有比他强的。我和他们讲,上至诺贝尔获奖得者,下到各大公司的顶梁柱,我都见过,人和人的差距,常常会是量级的差别。
读俗文学,成为我了解老百姓想法的钥匙,特别是理解社会不完美的钥匙。
虽然”三言二拍“格调不高,但是作者觉得,这样的俗文学,有辨别能力的读者不妨读一下,了解一下人们思想的多样性,特别是老百姓一些固有的想法。这样就能明白不同成长环境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从而对他人多一份理解。
古代人对于神鬼的需求,并非完全出于迷信。有的是用来获得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
克拉克讲”只要是一种生命,归根结底它是一种信息。“
科幻小说和过去的神鬼传说一样,其实在虚幻的背后折射出的现实社会,回答的是现实的问题。
2006 年,弗里德曼借着他的新书《地球是平的》出版的机会,在 Google 分享过他的创作心得。因此,今天的内容一部分是我读他的代表作《从贝鲁德到耶路撒冷》一书的心得,另一部分是他自己写作的心得。
在报道类的写作中,时间、地点、人物或者对象必须明确具体,意义明确、事情发生的起因和经过必须确凿、不能含糊不清。
文学类的非虚构构作品,在符合事实的大前提下,可以添加一些背景元素、人物心理活动等虚构成分,增加作品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从弗里德曼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一个报道给不出结论,就千万不要牵强附会地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结论。今天有些报道,内容本身不错,但是被胡乱下结论毁了。
要想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自己先要可能地靠近现场。
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阅读不仅是我们获取信息主要的手段,而且要以理解作者的意图为目的。培养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即阅读的品位的问题,然后才是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