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际关系的困境
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我们却太过缺乏勇气。
生活中的痛苦都来自人际关系,想要满足更多人的期待,本身就不现实,还容易先让自己崩溃。想要享受生活,则一定要学会“被讨厌”。
关于课题分离,更是直击我的内心。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应该做的,至于别人有何反馈,有何种评价,不是我应该去关注的,更不应该被别人的反应所控制。
无论何时,不要妄图取悦别人。
读书笔记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虽然可能是很严厉的道理,但也很简单。
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从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你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在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在这里,你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独自站立;他们学会语言,可以与周围的人自由沟通。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人类史上的科学进步也是“追求优越性”的结果。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砀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例如,越是有远大志向的厨师也许就越会产生”还很不熟练“或者”必须做出更好的料理“之类的自卑感。
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自卑情绪一词原本表示的是一种复杂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
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关于自卑感,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也就是说,自卑感虽然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
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
借助权威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请想象一下这种情形:虽然行进距离或者速度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
所有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
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当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势必会成为障碍。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因为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者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不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
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本没有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这一点必须事先强调一下。
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话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像这样盘综错节的绳结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已经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了,必须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我在说明”课题分离“的时候总是会想起格尔迪奥斯绳结。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这一点请你一定好好理解。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是的,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话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都不是中心。根据看的人所处的位置或角度可以产生无数个中心。这就是地球仪。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就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表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不要这样,而应该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来开始。不必去考虑他人是否合作。
重要的不是给予了什么,而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两两者的区别。
自我接纳。只能能够接受真实的自己并看清”自己能做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也就可以理解背叛是他人的课题,继而也就不难迈出迈向他者依赖的步伐了。
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者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在视他人为”敌人“的状态下所作出的贡献也是伪善的。但是,如果他人是”伙伴“,所有的贡献也就不会是伪善了。你之所以一直纠结于伪善这个词,那是因为还没能理解共同体感觉。
因为无论在什么年龄,人都可以改变。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焦到微不足道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总结一下哲人的主张,就是这样: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的确,这也是真理的一面。但是,幸福就仅止于此吗?我所期待的幸福并不是这样的。
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计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可能。
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称之为旅行。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我们应该更加认真地过好“此时此刻”。如果感觉能够看得到过去也能预测到未来,那就证明你没有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而是生活在模糊而微弱的光中。
聚焦“此时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
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
人生没和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