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方法的重要性 - 《把时间当朋友》读书笔记


正确方法的重要性

“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道路再曲折,也终将能够走到我们心中的目的地”。
活了三十多年,终于明白做事的方法或者说方向有多重要。我们痛苦的根源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不好,从而影响了接下来的每一件事。
就像本书提到的那样,时间根本不可能管理。要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劝告过别人,不要太有功利心,特别是在学习上,要深信积累的力量。
书到提到一些观点会让我做事更加有力量感。只要做事,肯定会出错。出错之后,一定会有人来嘲笑你。但是嘲笑你的人,一般都不怎么样。只有认真做事的人,才能明白做好会有多么的不容易。这些人更多的可能是会鼓励你。
作者提到自己很早拿了驾照,却从来没有开过车,因为打车更方便。我到现在还没有考驾照,一是工作的确比较忙,抽不出时间;其次的确没有买车的需求;最后如果决定要买车,再专心把开车的技术学好,会更加的实用。

笔记

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依然不是。基于比较的成功观,是伤人的,害人的。
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开始运用心智做出理性的决定,进而才有可能做时间的朋友。
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改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
越是勤奋的人越输不起,越是输不起的人越勤奋。
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道路再曲折,也终将能够走到我们心中的目的地
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
我们可以不断地攀登自己生命的高峰,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在无限风光的险峰俯视和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
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做事不一定要图快
没有人见过在沙漠里狂奔的骆驼——除非那头骆驼疯了。
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
只要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不管是否已经开始执行,最后期限就在不断迫近,因为时间永不停歇
我更喜欢讲思维方法,我认为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想清楚了,才有可能写清楚。想不清楚,甚至连写出来的必要都没有
自己思考原本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而教别人思考则是学习思考、锻炼思维的最好方法。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即勤奋又懒惰,即聪明又愚蠢,即勇敢又懦弱,即满怀希望又分分秒秒面临绝望,即充满自信又随时随时地体会自卑。
生活中明显有另外一些人——尽管数量并不占优——在用另外一种状态生活。他们从容,他们优雅,他们关于化解各种压力,安静地去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总能有所成就。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
被灌输的观念,越是错的,越有惊人的繁殖能力
时间不可能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而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和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我们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然而我们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往往受上一次思考的方式和结果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下一步思考的方式和结果。
你现在竟然仅凭自己的心智就意识到了“自己不知道的”和“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你的存在。
纳什通过挣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大脑,不再被自己大脑中的幻觉所控制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 – 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维克多·弗兰克尔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骗子想要成功行骗,必须把想让别人相信的谎言掺到大量的真理之中。鬼话连篇是骗不了人的。
心智一旦开启,就可以因为学习而像病毒一样疯狂发展,与些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大幅增长。
心智真正成熟的人在一些情况下能够做到无须亲自经历,仅凭思考就得到深刻的体会。
我开始大段地记录感想,有时甚至干脆整篇摘抄原文!真正体会到读书时做笔记、甚至大量地做笔记究竟有多大好处后,我突然明白自己过去拒绝学习盲打的想法是多么荒谬。
大多数人对其自身的满意程度从 15 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这大抵是不再无知无畏造成的
掌握统计学常识的人,心智力量显然要比那些对此毫无了解的人强大——他们可以理解统计学结论的意义,即使那结论并非来自亲身的经历,而他们也因此离现实更近一些。
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最初每个人都一无所有,而后通过各种手段,或努力、或投机、或勤奋,或取巧,换取能够拥有的东西——无论手段如何。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借助已经拥有的足够的努力和勤奋(抑或投机取巧的方法和经验),只需假以时日,定能如愿以偿。一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获得,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现实,是因为他们不懂。
人就是这样,装得久了,就装得像了;装得太像、太久,不管事实怎样,自己倒是先信了。而这当然会影响之后的决定和行为。
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也会被别人称作“完美主义者”。事实上,这种描述并不准确。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
完美的心态就是接受不完美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我们需要了解未知分为两种:一种永远不能解决的,另一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也许能够解决的
未知永远存在,我们只能不断地尝试去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人处于焦虑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
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注意,一定要把它们记下来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
世界上 80% 以上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积累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后束缚。
失败者永远没有机会了解成功的真相,因为人最容易受自身经验的限制,而不曾有哪怕一点点成功经验的人更无从摆脱自身的局限。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鹜,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
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于否定现实,逃避现实
如果我们把成功朴素地定义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并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地完成“的话,那么,大多数所谓的”时间管理技巧“实际上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只不过是花拳绣腿。
正态分布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分布。大量的实践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大多数随机变量均服从或近似正态分布
资源原本是有限的,经济学里将这种现象描述为”资源稀缺“。在整体上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资源并非均匀分布“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直接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
现代本文经济学缘起于亚当·斯密的学说,经过大卫·李嘉图的补充,直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才算彻底正视了资源的稀缺性,认为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百分之百地接受现实也许痛苦,但要醒悟,没有其他的办法。正如凤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一样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侯世达法则
人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无法想象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所谓”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的感受,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为了”意外“。
塞缪尔·约翰逊甚至认为 10 年还不够,他说:”任何领域的卓越成就都必须用一生的努力才能取得;稍微低一点代价都无法换来。“杰弗里·乔叟则感叹:”生命如此短暂,学习技艺需要的时间却如此绵长。“
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
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
如何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
如果一个人经常嘲弄他人,那只能说明他自己不怎么样;否则,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做好的人一样,给予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
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对一个 5 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 1 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 1/5,即 20%;而对一个 50 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 1 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 1/50,即 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何,你就会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
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
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
很我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
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 之后才能够衡量的。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何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 1% 都不到。
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一个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他就是自己的项目主管,只有学会像项目管理者一样思考,他才能给自己分配具体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最终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写出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分辨出哪些任务是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思考的就是”非机械“的),然而,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划分之后的两个子任务是串行关系,先后顺序明了,没有可优化的余地。如果再继续划分子任务的话,就得找出有“并行”关系的任务,进而提高效率。
尽管会有一些人觉得他“不通情理”,但这确实是无可挑剔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一种令人恼火的情况——因其他人的错误而耽误自己的时间。
尽管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需要反复应用才能把这种简单的思考模式变成习惯。一旦养成精细拆分任务的习惯,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观察到的是偏倚,感受到的是枷锁,体会到的是差距,意识到的是失望。
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米兰·昆德拉
我有个朋友叫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两小无猜,可她默默陪伴了我许多年之后,我才开始真正认识她。她原本没有面孔,却由于我总是用文字为她拍照,因此可以时常伴我左右。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作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能将结果如实交付与我,从未令我失望
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考虑之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已经被标记为“重要”的那些任务,因为其中必然有一些只不过是“显得重要”而已。同时还需要重新审视一下那些被标记为“不重要”的任务,因为其中总有一些实际上只是“显得不重要”。这样一来,某些权重标注一定会被修改。
判断每项任务的真实属性,然后选择“真的重要的”或者“显得不重要的”。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我们不是计划着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People don’t plan to fail, they fail to plan)。
所有最终真正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其目标现实可行
他生气不是因为我说了实话,而是因为没听到他想听到的话。
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更常面临的尴尬是:如果不开始行动,根本就无法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
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生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买车是完全没必要的事情,后来终于安定了,发现还是打车更方便,更有效率。
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我竟然发现一年时间根本不够,于是又用一年的时间认真寻找方向……。”作者考虑创业时,用两年的时间寻找方向。
没有人能给我做职业规划。其原因除了我固执的性格使我不可能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之外,还有一个经验告诉我的硬道理: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果想做事,当然要行动。行动是改变自己的众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时候,只要开始行动,哪怕事先并无计划,往往也会有收获。但是是反过来,缺乏行动的计划肯定没有任何意义
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人总是要失败放多次才会有结果,况且全天下又不是只有你会失败,怕什么?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每次受到挫折之后能否汲取教训
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在长期使用列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经验确实值得分享。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如果有了什么新鲜的主意,不用放——那太可惜了——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任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
在实施计划、完成任务列表中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应该提前给每个项目制定一个检查列表,用来保证当前任务能如预期一般完成。
列表一旦开始动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我从来不相信“人人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
开始行动之前要先判断列表所代表的任务是否现实。如果确实觉得自己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着手去做,而且一定要执行到底。
“最好的通话时间很可能是在上班时间的前半年小时,因为他们通常是准时上班的。”然而,我现在的环境,甚至几乎相关相关人员都无法准时上班。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出色的表现。
我并不能克服恐惧,而是仅仅做到了习惯恐惧
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验收机制相当重要。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对其认真审视,同时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要想办法回答清楚:“怎样才算’做好‘?“如果能把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那么确定”做好“的标准可能更容易一些,因为每个子任务的验收标准可能已经自然存在,起码有这么一条:”如果这个做不好,那么下一个就没法开始……“
如果说,车是人类腿脚的延伸——使人们走得更遥远,望远镜是人类眼睛的延伸——使人们看得更清晰,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延伸——使人们自得更迅速……那么,学习就是人类所有能力的延伸使人们拥有更多能力,并且往往主要取决于你花费的时间与精力。
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了,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来的世界里;因为所习得的技能,他让自己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任何知识的获取,都不是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总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习得带来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会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
神甫认为知识最宝贵,大字不识的爱德蒙却只知道自由最可贵。可是没有知识,精神怎么会自由呢?精神不自由,肉体的自由又算得了什么呢?精神的自由是谁也夺不走的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几乎是我们所胡知道的第一个可以跨越几百万年的时间,并彻底摆脱”个体感知“局限去”正确地思考“问题的人。
达尔文的支持者,如果确实是在透彻理解其观点之后坚定地支持的话,都是能够运用心智力量摆脱自身感知的局限的人;而达尔文的反对者,是那些心智力量尚未发展到可以用来摆脱自身感知局限的人,他们无法正确理解并完整运用新的思想工具——科学方法论——去思考问题,甚至并未意识到自己恰恰是由于这个原因拒绝科学的。
托马斯·叟的类比特别精巧:”在茫茫而又无限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比那些星球本身不知道大出多少倍。
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经验主义者,原因就是前文已经提到的:所有的人获取知识最为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经验“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局限
同性恋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2% 到 5%,且这个比例相对固定,同性恋人口不因社会的压制或宽松而减少或增多,只有隐蔽与显露的区别。
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有想过要去的地方。A leader takes people where they want to go. A great leader takes people where they don’t necessarily want to go, but ought to be. —— 罗莎琳·卡特(美国前第一夫人)
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 3 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我们无法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只大猴子在卖力地”教“一群小猴子——要是一只大猩猩教一群小猴子倒还强一点。
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要多到一定程度才能”融会贯通“
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之后,真正的学习才算开始
自学能力的打造就是从我们认真对待它开始的,它就像恋人一样,你对它好,它才对你好。
学习过程中有很长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但从某一刻开始突飞猛进,而后又是长长的一段所谓的”平台期“
人类发展史就是极少数想明白了的人不停挣扎的同时,被绝大多数想不明白的人谩骂、侮辱、陷害、谋杀的历史。
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大哲学家罗素曾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为之奇怪并慨叹,”很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然后戏谑道,”实际上,他们确实死得很快。“ Most people would die sooner than think —— in fact they do so. —— Bertrand Russell, In The ABC of Relativity, 1925
我们与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之间就你好像有一层毛玻璃一样,我们把所应用的概念打磨得越准确,就相当于那层毛玻璃打磨得越透明,把这世界看得越清楚。
其实我们说某个人”脑子清楚“,就是指那个人的脑子里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毫无必要的、不讲根据的、混淆视听和概念。
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教我:”读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最好先去读一下该学科的发展史,这是最好的起点。可惜,大多数人一直讨厌历史……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呢?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是有”心“的
好的通俗解释版本是电影《火柴人》,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看看。
如果两个比例相当(比如均为 30%),这说明新药几乎是无用的,它的作用与没有任何药力的安慰剂差不多。
事实上,很多疾病都可能不治而愈(最明显的例子是轻度感冒和轻度过敏)。而实际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人群中也有差不多 1/3 的人更易爱到(来自他人或来自自身的)心理暗示的影响。也就是说,他们更可能在服用安慰剂后病情真正好转。
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自证预言”的现象:即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自证预言的动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
自证预言几乎无处不在,它也使因果分析变得更为复杂:自证预言实现的那一瞬间,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原因竟然“无中生有”变成了真正的原因。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如 6 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
有 70% 以上的人分不清楚原命题和逆命题之间的区别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首先,举证难度受举证人能力的影响,因为每个人的学识和专业不同。其次,举证难度受当时所在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甚至文化)的影响。除此之外,举证难度还受需要证明的结论和当时社会普遍接受的知识相符程度的影响。
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
钱钟书先生有一段很有趣的描述:“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换一角度,也许能找到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而牧师的结论,也是讲述这个故事的“成功学大师”们转述的结论是: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其实,这不过是偷换概念,连“类比说理”都算不上。
并非所有的“感悟”都是不是“道理”,但确实在更多的时候,“个体经验”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险的,不仅误己,还可能误人。好心办坏事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的人。
听众应该有自己的智慧。只有了解了沟通的基本原理,才能不至沦落到“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境地。一方面,我们倾听任何人讲话的时候,都不应该带着防备、质疑的心态,那样可能会让我们遗漏重要的信息,因为心态会成为有色眼镜,使得我们只能收到过滤之后的信息。但另一方面,我们最终若是对所获得的全部信息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也同样是危险的、有害的。
只要不是在特殊的极端情况下,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其他人讲述事情的全部细节。但是,如果某个人把他们说的当作全部,把他们没说的当作没有,那么这个人的智商就跟寓言中那个掩耳盗铃的家伙属于同一个水平了。
人类普通拥有的一个认知偏差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运气
崔健是这样描述的:“若是为了爱情,歌曲算个屁;若是为了生命,爱情算个屁。”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只有经过自己的仔细分辨,真正成功者的宝贵经验才是无价的。需要额外注意的是,一方面要多花心思分辨,另一方面要式花时间真正了解自己,以便能够避开“一概而论、生搬硬套”可能带来的灾难。
后来,我明白了,宗教最需要的实际上是“恐惧”。为了让人们向往天堂,便设计了一个令人畏的地狱。没有令人恐惧的地狱存在,天堂又如今令人向往?
一个人的强与弱,实际上就相当于他的勇气减去他的恐惧之后的分值——如果是正数,那么他是强的;如果是负数,那么他是弱的。所有人的起点都是负数。但凡人类,都要经过很多的挣扎才能使这个算式的结果变成正数。并且无论是谁、无论这个人有多强,都不可能完成消除恐惧。勇气可能等于零,恐惧却永远大于零
不要以为自己拥有无比的勇气,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恐惧,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的勇气不能抵御我们的恐惧。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别人的恐惧呢?
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同等的倾听能力。如果我们需要获得更多信息甚至更多知识,倾听能力就非常重要,对未来的影响也相当大。
生活中,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懂得“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这就属于判定类知识。
有了一些判定类知识后,我们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要尽量用这些知识可靠地鉴定自己大脑中所存储的已知信息(大多是概念类知识)的有效性。
不断收集、整理、修正自己的判断类知识,就好像是为自己纺织一张“滤网”,以阻止无效的概念类知识的进入。
为了让自己听得更有效率,我们要牢记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原则: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说者的语篇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这些人还会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苏洵
瓦茨拉夫·哈维先生制定的《对话守则》:
1. 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斗争。
2. 不做人身攻击。
3. 保持主题。
4. 辩论时要用证据。
5. 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6. 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7. 对话要有记录。
8. 尽量理解对方。
“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
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牛顿悲鸣:”要学的东西太多,学会任何一样东西需要的时间又太长,等我学完了,我就该死了……“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一无所知
尼采所说的”超人“指的也应该是跨越了”自以为是“这道障碍的人。托马斯·叟注意到大多数人不经教化是很难跨越这个障碍的,但他同时也意识到,人如若无法超越这个障碍会有怎样的后果,所以他必出了这样的慨叹:”每一代的出生,从效果上看,都相当于野蛮对文明的侵略,我们必须在积重难返之前教化他们。“
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正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接受很多看法。这些看法,越是隐蔽,就越是稳固。最终,它们会形成一个缜密的筛子,使我们只接受符合这个筛子的看法,而筛掉不符合这个筛子的一切。一个人经历这个过程越久,就越分不清楚那些”已接受的看法“究竟是被灌输的,还是自己的。
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理解能力的一种)。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很我人不懂等待的必要性,最终的结局是:同样也等了,因为不等也得等,时间才不管你究竟是谁,但等来的结果却是另外一个,反正不是通过耐心等待应该获得的那个。
对一个人来说,一定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件事我没有做好?若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做好了才有兴趣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能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会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曾有人这样比喻:”如果说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每个人都有努力使自己的历史变得更加清白、更加美好的倾向,所以,人往往会不自觉地给自己的记忆进行各种形式的修补、甚至进一步精加工,然后才会觉得心满意足。“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记录之后还要养成习惯,定期拿出来这些记录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我们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它会让我们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已经进步了——因为以前记录过的很多错误我们不再犯了——当然,不再犯那些错误的原因是我们在不停地提醒自己!
对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和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因为总有人会比他们更加年轻貌美、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力更大,地位更尊重、财富更雄厚。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也同样很多,只不过它们常常被人们忽略。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
概率是独立于任何人存在的,因此绝对不会仅因为我的期望就发生任何变化。
爱默生说:”弱者相信运气,强者只究因果。
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法国作家兼制片人让·谷克多就戏谑道:”我们必须相信运气。要不然怎么去解释我们不喜欢的人竟然会成功呢?“
神奇的是,乐观生活、坚持努力,往往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大约 2500 年前,塞内卡就把这件事说得非常清楚:”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
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努力,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努力“相对于另外两个因素——出身和运气——是最无足轻重的。Ownership of personal or material productive capacity is based upon a complex mixture of inheritance, luck and effort, probably in that order of relative importance.
第一,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第二,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第三,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才华与学识,是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一个人的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他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就能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
一个优秀而有价值的人,自会引来很多其他的优秀而有价值的人主动为其提供帮助,而这个时候的帮助往往是”无私“的
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我由此领悟,真正的关注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所有的魔术,都是通过并利用我们感觉的缺陷或者盲区达到神奇效果的。
显而易见,整个社会的观念不过是绝大多数人的观念的组合,其中必然包含未矫正的、粗糙并扭曲的所谓”真实的感觉“。
一个人差也差不到哪里去,因为差到极致的难度绝不亚于好到极致的难度。
美与丑的分别、强与弱的不同、慧与痴的差异,并不依附个人观点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看法而改变。
嘲弄他人”弱“往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而真正的”强“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强“其实是清楚自证的“弱”。通过嘲弄他人而获得的“强”的感觉,必然是远离“真实的自己”的。
更准确地说,克服自卑只需要“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就好了。
所谓“谦虚”和“低调”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他的优点和缺点之间的落差被他人为地却同时自然地减少了,而这是一个貌似矛盾却非常合理的结果,这种落差的减小,必然会减缓他的不必要的痛苦。
因为用“特点”这个中性词取代“优点”,“缺点”这种明显带有褒贬含义的词,她就能很容易地做到平静对待自己的各种特点,也平静对待他人的各种特点了。
梦境就是潜意识存在的最基本的证据
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那些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超常地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可以“融会贯通”,看上去也就是超常地充满“智慧”
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任何人都不可能 100% 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 100% 地有效率。
黄金分割率可以作为一件趁手的工具。如果一天你可以规则的时间有 10 小时,并且你确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那就这样规划吧:用大约 6.18 小时去工作和学习,而用剩下的大约 3.82 小时去享受欢乐——你毕竟是一个正常人。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设定得太高,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的认识
不管怎样,挑出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然后给自己做个时间表,保证自己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至少专注于这件事情 2 小时——当然,如果能做到专注 3 小时更好。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想办法提高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当一个团队成功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成功的归因于自己的贡献而忽略别人的存在;当一个团队失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的过失而尽量把自己排除在外。这种现象被称作“自利性偏差”。
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过:“男人要为自己 40 岁之后的长相负责。(After 40 every man gets the face he deservers.)”
表情和神态是一个人内心的折射,几十年的积累足以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不俗”,于是,表情也就跟着“从容”、神态也跟着“睿智”。
爱因斯坦说过:“用当年我们制造麻烦的思路,我们根本无法解决它们。(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