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太多啦》读书笔记

  • 不苛求自己,也别要求别人,活出自己喜欢的人生
  • 读书笔记
    • 当你问“把这个东西放在哪里”,对方回复说“只要放在合适的位置就可以”。千万不要解读为“放在哪里都没关系”,而是要明白对方是希望你“根据自己的判断,放在适当的地方”
    • 人生漫漫,它是教会我们如何“适度”的老师。
    • 因为比起别人的评价,我更在意自己对所做的事情是否满意。
    • 被夸奖的猪能上树,被夸奖的和尚会跳舞。
    • 无意识帮助就是帮助时无意识,帮助后想不想来。如果想太多,那就不是帮助
    • 自己的方式使用时非常顺利,一旦强加给做事方式不同的人,就容易产生摩擦
    • 我们学习未知的领域,查阅、储备新知识。这些丰富的知识,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 只要保持好奇心与挑战精神,储备知识、朋友、梦想,永远保持第一次的心情,展现在眼前的人生就会像绿色的草原一样广阔而新鲜。
[Read More]
books 

《自学是门手艺》读书笔记

没有自学能力的人,没有未来

从各国的历史上来看,自学技巧这个话题从未涉及到政治,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如此。结果就是,在自学能力这个小领域中,留下并流传下来的信息,几乎从未被审查,从未被摧毁,从未被侵犯,从未被扭曲 ———— 真的是个特别罕见的“纯净的领域” ———— 这真的是整个人类不可想像之意外好运。
时间从来都是匀速的。最大的幻觉在于,总是以为“时间不够了” ———— 这个幻觉最坑人。
无论学什么,都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与此同时,更难的是保持耐心。
过早引用:对当前知识点的理解,依赖于对以后才能开始学习的某个甚至多个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Read More]
books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第一章:大脑

人们眼中的大脑虽然精密无比,堪称完美,科学技术发展至今也无法完全解开它的秘密。然后事实证明它并不完美,甚至问题重重,这些问题也正是让我们感到无能和痛苦的根源。
我们当前遇到的几乎所有的成长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天性上,不过在现代社会,用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来代指它们显然更加贴切。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到极度痛苦,就是因为他们总是用意志力去对抗本能和情绪,最后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却收效甚微。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不像武侠小说,现实生活中无论读书、考试,还是工作、赚钱,要想表现出色都必须经受长时间的磨练
表层学习也是最能直接看到效果的,比如今天读了一本书、学习了五小时,背了 100 个单词……结果都立即可见,而底层的改变则不那么容易发生,所以急于求成的天性也会促使我们选择前者。
如果你足够幸运,辛勤劳作之后产生的满足感也可能取代娱乐带来的直接快感–既然有高层次的享受可选,你对低层次的享受自然就不那么依赖了。
耐心就是这样,不能急于求成,允许自己缓慢地改变,甚至经常失败。无论结果如何,和自己对话都会产生效果。

[Read More]
books